顯示具有 2010教育省思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2010教育省思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

99畢典後揪團游泳__處處是教育

為了不想和小鬼們太快分開,決定將許久以前答應他們的「到老師的桃園新家游泳」之約敲定在畢業典禮結束後立即出發。

人太多,只得坐公車,可我也從來沒坐過,上網查,班次有夠少。本想趕11點那班,然畢業典禮完後大家全依依不捨擠在教室裡頭,咱也捨不得走--豁出去,趕得上就搭;趕不上就隨便搭。

好容易人潮消散,浩蕩帶隊出發,才走到馬路上,就有一班9102號公車頭上寫著「台北<>桃園」飛馳過,google沒查到這班哪?愣住一秒,衝啊!--公車竟然就停了,八成是看咱們人多,好賺。

桃園火車站下車後,不想再轉車,決定依靠兩腳,一路上風光明媚,走得很過癮,也更確認桃園市的綠地真多。

廢話少說,本篇主題是:一路上小朋友帶給我的諸多感動、以及教育情境之捬拾即是。(依照片順序)

1.公車上,老漢到我耳邊提醒:「老師,我們會不會太吵?要不要叫大家小聲一點?」

2.嘉惠看我手上東西太多,不方便,主動幫我拿飲料杯。(這是可欣媽請全班喝的,非我不用環保杯也~)

3.鈺萍走得慢,有人在抱怨,她為了快些而不慎摔倒。我知道後先緊急為其包紮,再向大家談談同理心。
阿芑說是因為天氣熱而哀號,不是因為鈺萍太慢。我再加贈:請注意不耐臉色可能造成的誤解。

4.鈺萍患小腦麻痺,走姿不順暢,以往媽媽皆不讓她遠行。這次難得她自己想去、媽媽也答應、又是最後一回,我怎麼能拒絕? 不過一路上苦了她,真歹勢。

5.行至一處圍起的雜草地,子浩大喊:「老師,你看裡面都是垃圾,真沒公德心!」淨山活動有效~

6.我請大家吃中餐,大爐待眾人坐定,默默為每一桌拿來筷子、湯匙與衛生紙。
大爐自期末短暫耍流氓被勸後,宛如脫胎換骨,禮貌周到、謙恭慎行,好樣兒的。

7.鎧聿自備環保筷--除老師以外唯一一人。
雖餐廳用的是普通筷、而非竹筷,以致無用武地,不過心意可佳。

8.一干小鬼猛開冰箱拿飲料時,鎧聿拿出他的環保杯請老闆幫忙裝些開水,簡直太帥了嘛!

9.泳池更衣室內,某阿伯拉開簾幕,才知裡頭有人;在裡頭的育丞以為是同學惡作劇,罵了句髒話。
中瑞轉述此事給我聽(讚,不為同學文過飾非);我則請育丞去向阿伯道歉。

10.小朋友發現泳池水線上攀著一隻可憐小蟲,特拿來給當時還在岸上拍照的我,幫忙引渡至戶外花圃。

11.我游了恁多次,就這回的鞋櫃擺放最整齊。有些後悔太早關照,應觀察大家是否會自行放整齊才對。

12.泳畢,上二樓遊戲區逛逛,我請育丞把大家稍欠齊楚的行李及鞋襪再settle過。

13.原棲在球池裡的球兒們被拋得四處飄零,離去前每一個都被撿回原位。

揪團游泳019揪團游泳039揪團游泳024揪團游泳051揪團游泳054揪團游泳052揪團游泳061揪團游泳078揪團游泳056揪團游泳080揪團游泳081揪團游泳094

其他玩耍照片。這次擺在face book裡頭試試效果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edia/set/?set=a.1405049542383.43003.1716746251

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

戲劇表演

聯絡簿裡的成語,這次老師我仍舊不講,分派給每人一個,用演的。
這次我嚴得多,演之前,孩子得先解釋一遍成語的字面義與背面義,就像我通常講解詞語的方式,算是變相磨鍊大家上台發言的勇氣、台風、口條、組織。
表演本身較難,孩子們對新學的成語已是不熟,讓他們想個適當劇本對應之?拜託別鬧了。因此劇本大半由我想,負責同學就自行招募「臨時演員」,每個成語來一齣。
兩年來最後一次月考,鐵了心不再以操練智育為主,演戲時間也就多了起來,第一次演不好無妨,阿泰師點撥兩招,回頭練過、下次再來。小鬼們也沒讓我失望,一次比一次更優呢!
照片刻意不拍很多,我想留點動力給下一屆,屆時會盡力把這戲劇表演活動搞得更大些。

18戲劇表演03
▲心愷(持槍者)在去年的表演就很認真,本次在他帶動下,其他各組也有向上的趨勢!(老師威逼也佔一功的啦)
▼偲綺表演的是「面紅耳赤」。當她在台上秀出剪好的大紅臉往自個兒臉上貼時,全場笑翻。沒照那張紅臉,有些後悔。 ▼遲愛摺的非紙扇,而是縣太爺審案的驚堂木。
18戲劇表演01
18戲劇表演0218戲劇表演0418戲劇表演05
▲四姐妹組討論極其熱烈,設計的橋段也引起廣大迴響,其中指著手錶眾聲齊喊「沒時間」一幕,甚至成了班上的共同默契,效果之大,始料未及。這將會是我繼續玩表演的最大動力~

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

與孩子們同賞【三個傻瓜】

3_idiots 幸好,很長一陣子不曾注意電影訊息,根本不知這部本年度(甚至該說這幾年來)最優的影片。
因此,能在畢業前夕,集合六年級全部師生,同賞這部笑點超多、富教育意義卻不說教的佳片,同樣理念,比起老師說教要好得太多--當然啦,炎炎夏日,坐在視聽教室裡吹冷氣本身就是個極奢享受了~
片子好在何處也不用我饒舌,網路上已太多;我只是要記錄與小鬼們一同看片的極度愉悅的體驗--當晚與愛妻再度同賞,笑果便差很多,因為:一人笑vs一百人笑,威力怎比得上? 二來孩子們笑點低,怎麼樣都好笑,而且該笑時笑、該哭時也同樣捧場,整個感染力大很多。 三來這景況好比一百位友人去電影院包場,氣氛自然鬆快。

兩年後此時,應該還是會放這部片給孩子們看的,真是好片!

感想or重點啟示說一下好了:
1. 追求卓越,成功自然跟著來;而非起初便以成功為目標。
2. 要有熱情,學習成效才佳;在壓力下的學習,差很多。
3. 搭配一件小事:老婆要我做件事,被我推三阻四的,可她當答應只要我完成,便送我夢寐以求的漂移板(玩具)時,我幾乎是立刻從椅子上跳起來打算開始幹活兒。。。。只有鞭子不成,胡蘿蔔也很重要、甚至更重要。
4. 想自殺時,看看父母的照片。
5. 要傾聽、追尋自己的心聲,我當年棄工程師入教職,因此和片中的傻瓜法罕很有共鳴,至今仍深慶自己抉擇之明智~

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

99學年度園遊會.相機與我.誰是主人?

  這次答應珏玲媽,要帶寶寶一起來的,畢竟不似去年此時,妹妹才6個月大。 興沖沖帶著妻女來到學校,才發現……相。機。忘。在。家。裡。頭。!  哇哩咧~ 一陣扼腕,沒事住得離學校恁遠,想拿個相機也如此艱難。
  自責的情緒瀰漫在頭一個小時,接著,卻漸漸感到另一種情緒萌芽、成長、繼而壯大:今天終於不用被相機綁架了,如。釋。重。負。~
  自擁有數位相機以來,「當役物、而非役於物」的界線逐步瓦解、消融,有時為了留下檔案照,竟隱隱心懷焦慮,都搞不清重點究竟是當下、還是照片? 這次忘了帶,也好,挺好,說不定更好。

  感想2: 園遊會當天看著雅月老師帶領她們班同學一塊兒佈置,驀然間心有感觸,相較於本班,我是否涉入過多? 沒錯,我美工是好,動作又快,主導做個海報三兩下搞定,可孩子的參與在哪裡? 同理推廣到整個園遊會的始末,孩子們有多少東西是自己規劃的? 我身為老師的角色,應是從旁輔助,而非大權獨攬哪!
  【畢業紀念冊】也是類似狀況,我沒有在一路上掌握好孩子們的進度,截稿前發現不對勁方才慌忙下海補救,這到底是我的還是小鬼們的冊子哈? 真是太亂來。 美工方面主觀太強,或許也是我的致命傷,「希望孩子的成品盡如我意」>> 後來乾脆「自己跳下來攪和」,是果真盡如我意了,可孩子們的學習在哪裡?這是學校,我是老師,我最重要的職責在教育孩子,到頭來竟被我自個兒搞錯重點,真是搞什麼~
07園遊會0107園遊會02

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

迴龍國中小。推動閱讀能力。漫談

  本校意欲推動閱讀的「九年一貫」,於是咱發想了若干東西,寫在會議記錄裡準備要上繳的,順道拿來班網貼貼,充充版面也好。

 

迴龍國中小。推動閱讀能力。漫談

1. 能力不等同於興趣,到底該由何者下手,是個見仁見智的抉擇。有興趣後,可自行展開探索,厚植能力;或者先培養童子功,擁有一定能力後,也能從中滋生興趣。

2. 先論「培養能力」
由此入手,較易量化,方便依年段切割教材。教材可以是各種繪本、書籍;若考慮「中華文化素養」,則可選擇唐詩、三字經、弟子規、論語、成語故事等。

3. 阿泰個人偏好成語,理由如下:a它等於是中華文化的濃縮;b宜淺宜深,各年段大小通吃;c生動有趣,每個成語背後都是一個故事,而小朋友最愛聽的就是故事。

4. 教法:成語故事、繪圖、猜謎、演戲、講述歷史、比手劃腳、etc。

5. 激勵手段:分級過關認證、頒發證書、說故事比賽、etc。

6. 份量:2個*20週*2學期*6年= 480個 (至小學畢業)
else 3個*20週*2學期*6年= 720個 (至小學畢業)

7. 淑芳老師說得非常有道理:要做,就得持續,要能累積成果,並持之以衡。

8. 校方及老師們須達成共識,一同營造學習氣氛、營造「重視」的氣氛,若不真把它當回事,必定虎頭蛇尾、抑或雷大雨小。例:獎勵卡的點數發放沒個標準,價值性易混淆不清,本班認真收集它的同學們並不多。

9. 再論「培養興趣」
每天一節閱讀課去圖書館最讚啦 (這是阿泰小時候的夢想)。這點尚無深入想法。

10. 近閱一本《閱讀理解》,有不少寶貴看法可供參考,以下分點羅列:

- 「孩子閱讀的過程需要陪伴,需要對話,需要學習,需要策略。…」此能力更接近閱讀本質,比「成語教學」什麼的更切題。

- 「有書並不代表孩子就會主動親近,也不代表孩子就能從中獲得學習。」如何教「閱讀技巧」?似乎不易斷然依年段切割,技術上有困難。

- 「台灣學生的高層思考能力尚待提升,學生在課外時間每天會「為興趣而閱讀」的比例相對低落,…」別說孩子,試問哪幾個大人天天手不釋卷的?沒有風氣,推動亦難,果然是「推動什麼就表示缺什麼」。

- 「…教師用在生字語詞的教學時間亦為閱讀理解教學時間的兩倍。」生字詞能不佔如此重的比例嗎?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咧~ 可如此一來,思考力的荒廢也許更加恐怖?

11. 這部份內容較多,自成一點

- 國際教育評估協會主導的「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」,45國參加,台灣排名22;而香港由2001年的第14名,進步至2006年的第2名!!

- 台灣小四的孩子,僅24%因興趣而每天閱讀課外書籍,在所有參與國家中敬陪末座。

- 有一種聲音認為:「難道我們被評得還不夠嗎?閱讀不是一種興趣?為何連閱讀也要評比?」
阿泰老師從前也這麼認為,但後來覺得這是在閱讀成風的社會中才能有的奢侈。說「評比」太嚴重,參加的本意應是藉此激勵自家,卻不料焦慮亦由此而生。

- 此評比背後有個重點是『透過閱讀學習』…筆者曾在各種場合問過不少老師:「給你大一物理課本,有沒有信心透過閱讀自學?」99%皆曰「不行」。……老師們能否養成以閱讀自學的習慣,是引領學童閱讀極重要的關鍵。
▲這有意思了,觸及到敏感而不易改革的區塊。

12. 閱讀核心在思考

- 「閱讀分為兩個歷程:基本的「直接歷程」以及需要高階思考的「詮釋歷程」。台灣學生在直接歷程的通過率有73%,但在詮釋歷程的通過率就直落到49%。我們的孩子能侃侃而談知識,卻須加強歸納推論、詮釋整合、評估批判的能力。」 台灣考試的「求公平、求標準答案」,正是此一結果的背後元兇。當我們能不再花許多時間「背知識以應付考試」時,或許才有出路。希望民國103年的十二年國教是個契機。

- 「我曾觀察過一堂國語課,老師教『摘要』,要孩子把標準答案填入正確格子裡。我們是不是剝奪了孩子思考的權利,…這不是閱讀,閱讀不是讓學生去背老師說的標準答案…。」 在月考與時間雙重壓力下,很容易淪為這般境地的。阿泰老師哪天能拋開這把尺,玩點兒更有用的東西?

13. 寫了半天,還未觸及實際方法與運作。建議這麼大的題目,不必立刻丟到校務會議上,因為人多嘴雜,難有效率與成果。或可小組談出較明確的輪廓了再丟出來會更合適。

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

找回溫柔

  大爐上自然課時犯了些可大可小的過,自然老師訓誨時,他竟回贈一副嘻皮笑臉貌,這就大條了。
  下課時,輪導師我再找他訓誨一次。照「慣性」,開場白通常是破口大罵,可因為一個小心願,我改以柔性勸導、說理、講到大爐自己也認同為止。接著請他趁下課時間快去找慧雯老師懺悔,據慧雯事後聊起,說他「眼眶泛紅」,問我「是不是狠狠罵了他一頓?」 非也,效果相同,過程大不同。

  什麼小心願?再兩個月就畢業了,我不想再以緊繃、權威為師生關係的主調。因為孩子大了,總有一天會比我高、比我壯,待哪日我被罩了布袋遭海扁,得不償失、悔之晚矣~⓪∞★△……

  上一屆我仍在摸索期,便犯了這麼一個大錯,維持兇惡到底的結果,造成一些難以消弭的師生裂痕,至今仍嘆其不值。

  再來一點是孩子漸大,聽得懂人話了,也該學習更深的待人接物同理心了,此刻的機會教育,正當逢時。

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

祝慧雯老師生日快樂!

  與慧雯老師商談調課事宜時,無意間得知她的生日,因而稍稍透露予本班孩子們知曉,也沒刻意要讓大家表示什麼,不過自然會有貼心小鬼頭獻上祝賀卡。雖只是筆記紙、簡易折起、全無花俏,咱卻已很感動了,有心勝過一切。相信慧雯老師也挺開心的唄?
  相較於另一次宜菁老師生日,我當天才提醒(懺悔中),讓小朋友們措手不及,遲愛還怪咱:「吼!老師你幹嘛這麼晚講啦~ 」
  許多看似不經意的小事,就差在一點心,每次培養一些小感動,對大家而言都是很溫馨的回憶呢~
05慧雯老師生日02 05慧雯老師生日01

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

躲避球賽的啟示

  說是不在乎,輕鬆玩就好;真賽起來,看見孩子們打得毫無章法,徒呈蠻力,又恨自己平日調教無方,一個個良機皆由己方任意毀掉,徒呼負負矣~
  最大禍首:本班導師--就是我啦。賽前即應定調的,卻啥也不說,讓小朋友們自行組隊、練習(我看是玩樂居多)。其實每一件事都可以機會教育,尤其賽事一類,更宜發展群育;老師因為自己懶得多說,造成此憾,應深以為戒。 講幾點躲避球心得:
1. 釐清心態:這點最該事先講定,不僅躲避球,各種比賽皆然:先調查班上意見,想以桂冠為目標?或者開心就好?這兩種練法與打法是天差地遠。若想得名,我早些教導必殺技;若開心即可,便事先講好,贏了運氣、輸是正常,不可也不應為此影響心情。(這點沒教好,我最自責)
2. 徒呈勇力:幾名主將專砸對方最強者,硬碰硬,爽則爽耳,卻最無用。一來易被接,二來強者去外場,反而對本隊是更大的殺傷力。講難聽點,該從對方最弱者開始殺起,因他out就out了,再難有機會入內場。
3. 傳球弧度:應以平、快、飽含力道為是,那些高拋、軟傳的效果太差,待球傳到,對方內場早就跑得老遠,你要砸誰?
4. 切勿停球:原理同上,傳球目的就是將球移至接近敵方內場人員,若接到球後還有餘暇拍個兩下,人家內場的早就跑走了。
5. 保護弱者:內場會接球的幾位,應主動站在接球技巧較差者的前面,幫忙擋球,而非放隊友任人宰割。
6. 後場攔球:要有高個兒或敏銳者隨時伺機攔劫敵方的傳球,它影響攻防消長之數,不可小覷。
7. 台上一分鐘.台下十年功:講恁多,沒練都是個屁。像傳球的弧度,那可是幾百、幾千球累積出來的手感,不是用嘴巴丟的。
8. 照片集錦:以下是第一場戰602時拍的照,當時全神忙乎著,反倒於本班諸多不盡理想處渾如未覺。
15躲避球賽0115躲避球賽0215躲避球賽0315躲避球賽0615躲避球賽0915躲避球賽0515躲避球賽0715躲避球賽0815躲避球賽1115躲避球賽1215躲避球賽1315躲避球賽1415躲避球賽1515躲避球賽1615躲避球賽17
▲躲避球助理欣怡姐姐。幾乎可說是從小看她長大的,如今九年級,再個把月就畢業了,離情依依。想當年我髮線還未恁高,對我逝去的髮絲也是離情依依哪~

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

「文元老師教學觀摩」迴響之再激盪

原文在這篇: http://n9099135.blogspot.com/2011/03/blog-post_3785.html?showComment=1301211721566#c2493173988896861516

迴響在這裡:

  • Belinda Tu 對於你這段"把自己弄得很~~累~~,像條不能午睡、吃飯拚命、下課趕廁所的狗,心中懊悔不已。可頭已洗一半,不能再退........." 真是令我心有慼慼焉! 從上學期帶我那班,自做虐的想著希望能帶給小鬼完整學習的理念,每天改作業改到腰痠背痛,和行政同時下班,有時想想真是勞碌命,做什麼事都把自己弄得很不輕鬆!

     

  • 蔡文元 阿泰叔 真的謝謝你那天幫了我大忙~我覺得作業盯哨是需要的 不過全面性來做可能會很累 我可能會用在鬆散的學生身上 你開的這個策略真的很好~我突然想到一個比喻 棒球比賽時 面對強打者或面臨失分危機時再全力投球就好 你每一球都全力投球 會比較辛苦~ 當然 無論如何 你的認真是無庸置疑的~~

     

  • 陳雯雯 我只能說 你們都是"好老師"(真ㄉ讚啦!!)

     

  • 陳雯雯 對了 阿泰老師 你們家ㄉ於宣進步很多喔!
    上次自然考100.96 他還跟我說 她退步了?! (呵呵~~)
    其實 她也是很想"考高分滴"
    你們家的孩子 其實是可以激勵的 很讚喔!

 

阿泰師之綜合想法:
1. 嘉梅:老話一句,相互砥礪:「老師要能輕鬆做、持久做的,才是好方法。」因此我決定照文元的想法做修正,詳如下…

2. 文元葛格:我一開始全力投有個好處,就是會抓到一些讓我看走眼的傢伙,原以為他們ok,待我徹底記錄後,才發現他們只是很會「鑽漏洞」;相反的,也有些原先讓我不大放心的同學們,其實很有自制力、又主動,毋需操心,讓我感動。後來這些同學來闖關時,我只虛應故事,稍看一下罰寫即了事;而那些漏洞大王,我會端上更多好菜請他們吃。久之,應會如你建言,將力氣用在真正該用之處。

3. 雯雯:當天發考卷時,我有聽到老蔡的分數,高得我不大敢相信,甚至自加劇情「可能是open book唄?」難不成真是紮紮實實考出來的?我的心態真不該~
不過這陣子我改變對她的求全心態,改以重點操練,希望多建立她的信心。詳如這篇http://n9099135.blogspot.com/2011/03/blog-post_25.html
在此要繼續褒她:後來好幾次,我發現她自動自發地在寫自然與社會的參考書題目,看得我鳥懷大慰也~

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

文元老師教學觀摩

  受隔壁班文元老師托負,特地去幫他拍下教學觀摩的照片,一邊拍,一邊心有感慨……當天文元老師上社會課的宗教議題,他先開場白一段,再請已分好組、準備好報告的小朋友上台發表,孩子們各逞其能,有的資料豐富、有的口條清晰、有的提供記憶小卡、還有的以有獎徵答方式提高參與度;此外,文元老師先請小朋友們帶來各種與宗教相關的物品,並適時在課堂上與眾人分享…。
  何感慨之有?我這學期的做法,在作業上是盯得很紮實沒錯,然而耗掉的時間卻挺多,什麼分組討論、有獎徵答、上台報告,都快忘了。當然,他這是教學觀摩,一定是弄得更加精美些,不過像我這樣完全沒弄,似乎也挺悲哀-__-||。
  更有甚者,把自己弄得很~~累~~,像條不能午睡、吃飯拚命、下課趕廁所的狗,心中懊悔不已。可頭已洗一半,不能再退,好歹先撐到第一次月考後;再來該怎麼走,咱再仔細思量。
14文元教學觀摩0114文元教學觀摩0214文元教學觀摩0314文元教學觀摩0414文元教學觀摩0514文元教學觀摩0614文元教學觀摩0714文元教學觀摩0814文元教學觀摩0914文元教學觀摩1014文元教學觀摩1114文元教學觀摩1214文元教學觀摩1314文元教學觀摩1414文元教學觀摩1514文元教學觀摩1614文元教學觀摩1714文元教學觀摩1814文元教學觀摩1914文元教學觀摩2014文元教學觀摩2114文元教學觀摩2214文元教學觀摩2314文元教學觀摩2414文元教學觀摩2514文元教學觀摩2614文元教學觀摩2714文元教學觀摩2814文元教學觀摩2914文元教學觀摩3014文元教學觀摩3114文元教學觀摩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