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

醫學衷中參西錄02 【十全育真湯】

前一晚看書,隔天憑記憶key出,這樣印象深刻不少。

主治:《金匱》血痺虛勞諸證。勞瘵,脈數、身熱、形羸弱,飲食不壯筋骨,或咳喘、或夜夢、或遺精不固。

組成:
1. 【黃耆】、【人參】_ 黃耆補氣,人參固陽氣之根本。
2. 【知母】、【元參】、【山藥】_ 知母滋陰,元參、山藥壯陰液之源。
3. 【三夌】、【莪朮】、【丹參】_ 三夌、莪朮化瘀,丹參幹掉瘀血之渣滓。
4. 【龍骨】、【牡蠣】_ 濇助1、涼助2、通助3。

論說:
1. 勞瘵
身子虛、元氣弱,則氣血運行不暢,久而生瘀。故《金匱》裡治虛勞必用破血藥。

2. 破血
張錫純用的三夌、莪朮在東漢時尚未藥用,這兩味不但破血、又平和、兼可調氣,好用。

3. 地黃丸
此方非專為治虛勞,觀《金匱》,主要治膀胱系統之病。
張錫純用此方只限小病有效,脈虛熱甚則無效。
後觀天象有所悟,用【黃耆】使陽升、【知母】陰應,從而雲行、雨施,甘霖降以除熱。

4. 古方
古方地黃丸用生地(非熟地)、桂枝(非肉桂)、丸劑(非湯劑)。
生地才能除熱,桂枝才能除痺,湯劑煮地黃令其似熟地、效不佳。

5. 兼治
何不遽以《金匱》古方治虛勞? 它一方一治,此方則通治。
餘詳於「組成」,且山藥益於咳喘、身熱,龍、牡益於夜夢、精不固、盜汗。

6. 瘀血
勞瘵有兩種:1先虛而後瘀、2先撞傷瘀血而後勞。
先虛者瘀經絡、先傷者瘀臟腑。
瘀經絡者亦可用【資生湯】+丹參、當歸。瘀臟腑者可用理沖湯。

7. 脈數
一般醫者皆以為陰虛有熱方致脈數,其實元氣過虛也會脈數。
好比跑步後心跳加速,即當時元氣不敷應用,得加速供應。
元氣過虛者去三夌、莪朮,加雞內金。

8. 權衡
黃耆之補力 = 三夌+莪朮之破力。若黃耆用6錢,三夌、莪朮各3錢。
黃耆之熱力 = 知母之寒力。 等分則可久用。又須視病人體質寒熱做調整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