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

吳炫三。《萬里塵沙》筆記 p207~p242。非洲雜記

《萬里塵沙》筆記。bird99.01.01
吳炫三 著。皇冠出版社 出版

1984.4月至7月【第二次去非洲】

首惡之城_拉哥斯Lacos

西非首富奈及利亞首都,西非最大商港。去年底軍人政變至三爺抵達時,已成死亡、罪惡、恐怖之城。軍人持槍搶劫,(三爺你還敢去,不簡單)
很賤一招,新政府公告舊貨幣限期作廢,是為了對付出逃的高官顯貴,卻也苦了百姓。奈國每年有二百多億的石油收入,加上可可、棉花,完全一派大國條件,卻弄得民不聊生。

一群中國商人

來自台灣、美國、香港,在奈國彼此照應,因為被奈國倒了每人百萬美金以上,心有不甘,雖已被搶至少五次以上、還坐過牢,仍打死不退。

貝寧Benin文化

它有高度藝術,因十五、六世紀曾建立一個殘暴的神權王國,所有子民都是國王的奴隸,歌功頌德是藝術家唯一的工作。三爺感嘆:唯巨大權威才能形成偉大文化,如凡爾賽宮、金字塔、萬里長城。

政變

非洲政變像扮家家酒,每兩三年就一次。
賴比瑞亞現任總統,是前任總統的士官長,因某次隨地小便被總統糾正,乾脆一槍斃了總統,隨即聯絡部下幹掉政要將領,自任總統。在非洲當總統就像當酋長,蠻幹硬幹,全不顧前因後果。又全不瞭國際政治,一朝得勢,淨是做威做福。下樑有樣學樣,街上常見三五人跪在地上聽警察的訓,看了令人做嘔。
強盜處處的奈及利亞,一旦小偷被抓,就是遊行示眾,接著活活燒死,警察對此不聞不問。
奈國最東一省,某次回教狂熱教派拿刀濾路人,不信者當場砍手或殺死,死者甚至包括軍警,共死178人。總統一怒,下令包圍其住宅區,殺無赦。三爺曰:這種無法無天的地方,不政變才怪。

原始藝術

1970年畢卡索震驚於非洲象牙海岸Senufo族大刀闊斧簡潔充滿生命力的雕刻,從而創出「立體派」,為繪畫藝術開拓無邊大道;在照相術面前抬不起頭的寫實繪畫亦因此擴大容量,造成藝術大革命。從此,非洲雕刻被認為是影響現代西方前衛藝術的重要條件。
其題材不外乎靈魂、祭神、權力、鬥爭、母愛、性愛等。工具則是日常幹活的柴刀及切肉小刀,因無法做繁細描寫,反更顯強烈、粗獷、有力。
母愛是最大宗的題材,因非洲女人和異性接觸後,肚子就沒閒過,一個接一個。而出生後的小孩離開母親又不安全,因此三爺拍到的上萬張照片,婦女身邊總有小孩,或是肚裡半個。
性愛主題盛行更是自然不過,因非洲人夜晚無事,就拿這消遣。他們是多妻制,女人外出工作,男人唯一任務就是晚上負責取悅女性,因此大部份男人腦子裡裝不下性以外的東西。蛇頭似男性生殖器,故亦是常見造型。
研究非洲藝術最大樂趣,是得到視覺的直接滿足,不必依賴審美觀或文化。因它們的創造正是對自然最直接的反應。
原始藝術家像兒童,受到精神壓力時就藉圖畫、歌舞抒發,從不考慮比例、美醜、blabla。就像五歲孩子能隨手畫父母,到十五歲就不會畫了,因為失去自信的童心、在乎周遭批評。
觀乎非洲藝術品,創作者就是不為名、不為利,因此可完全解放,自由大膽毫無顧忌,才留下了偉大的創作。
三爺過往經驗,凡受托而畫者,很難是好作品。直到首次去非洲,才明瞭這個「我行我素」的道理。
畢卡索、亨利摩爾等都是受到非洲藝術衝擊而產生偉大創作,這使三爺決心不顧一切到非洲與民同活,感受創作原動力。果然,非洲藝術也使三爺鬱悶多年的心情豁然開朗;原來要找回童心不簡單哪!

原始藝術的節奏

第一次去非洲,三爺在肯亞至巴拉威一帶,常聽到一種乎鼓聲,傳得很遠,原來是當地奇奇華Chichiwa族以手鼓節奏傳達訊息,常常一族傳一族,數分鐘內傳幾百公里。
第二次非洲之行,三爺的繪畫形式就深受乎鼓影響,有了極大改變。特別在線條方面,他把自己投入奔放、粗獷、強烈震撼的節奏,藉著融入漩渦,使跳躍的旋律形諸畫布,使畫面有種鬼畫符的自如,幾近乩童的歇斯底里,走筆不受意識控制,色彩突滲出畫面,終而使原有形象支離破碎、宣洩萬里、而精靈得存畫中。
第一次非洲行後,1979~83,三爺追求陽光的啟示、萬物生長的潛能、大自然煥發的本質。到83年五月後突然閉塞、無以突破,又不甘被原有形式囚住,方有第二次非洲行。意外呼吸到更新鮮、更浪漫的繪畫節奏,真是不虛此行。

撒哈拉

簡介,沙暴,嚴石壁畫,略。陽光強到雨還沒下來就蒸發,大部份只聞其味、不見其形。

撒哈啦與吳炫三(重要)

1972年,三爺在西班牙求學,和同學第一次去撒哈拉,當時覺得這鬼地方除了沙之外一無所有。當時他追求東方精神,自以為達到預期,滿足了幾年。
1973~76年,三爺旅居美國,在市場受挫後,轉作新寫實繪畫,雖也賣了一批,然夜半沉思,那片黃澄澄耀眼的沙,常陰魂不散浮現在眼前。
1979年,三爺辭去教職、變賣兩棟房子,決定去非洲一趟。一方面為擴展繪畫領域,另外是想擺脫過去曾令他沾沾自喜的繪畫形式。(先前看資料覺得是奔波日本與台灣間沒時間教書,才辭職。)
第一次非洲行,前七個月刺激不大,直到80年五月方在困苦炙熱的撒哈拉發現繪畫新生命──陽光。海市蜃樓令三爺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,而光線照在物體產生的單純又強烈的陰影,輪廓剛柔有別,可表現強烈的生命。利用此強烈對比和簡單筆觸,三爺欣喜地創作了四年,直到淋漓盡至無以為繼,只得再去撒哈拉求解答。
皇天不負苦心人,這回發現的節奏與隨意變奏,這延續性的震盪線條正可補足原已瀕臨僵化的造型,達到不可言說之境。
撒哈拉最大的啟示:陽光與節奏!

非洲的交通冒險

讓三爺吃足苦頭,不過與主題無關,只略記:司機搶客幾近暴行。先開天價讓你還,成交後車速160km/hr,駛在非洲築而不修、修而不理的爛路上,比大浪中的船艙還晃,無皮墊的硬木板讓你體會人為何叫脊椎動物。到達後再隨便掰理由另外要錢。
在奈及利亞坐飛機更鮮,駕駛原是戰鬥機飛行員,起降刺激。到上空安定後,會發現座位墊子不見,空少會適時拿著它出現要小費。
還有一次等了兩小時還不飛,終於廣播叫大家下週同一時間再來,上前理論得到答案:「駕駛員喝醉啦!」
又有一次是悔恨沒帶蚊帳上機,被叮得很慘。

非洲沙漠商業交通中心_卡諾Kano

撒哈拉南緣最大綠洲以卡諾為中心,古阿拉伯人經商、運絲、傳福音,皆以此為集散地,故居民仍保有一些傳統,如高超馬術與堅定信仰。
清晨及下午兩、四點,都用來「沙拉」(面向麥加五體投地膜拜)。此時公車會停下,讓乘客及司機本人沙拉一番;工廠機器還在動,工人卻旁若無物拜了起來,讓外國老闆大為頭痛,可此地為回教徒勢力區,不敢不用,只得妥協。遇不自愛者,每次沙拉1hr,下午免做事了。
男人隨地蹲下大號,女人反倒站著小號,狗小便也蹲著。小孩上課要自備椅子。聞名的馬卡博物館只剩建築。
趕集市場東連西錯共八千家,數萬人擠身小路間,摩肩接踵,沒導遊帶路出不來。各人隨意小便,陽光蒸發後,十分「有味道」。
某天三爺進空屋照相,被個路過老人瞧見,當場糾眾欲修理他,最後被送進安全局,扣5hr,也是靠紅包才出來。

文物蒐集

歐美世場一再喊出高價,本地有心人早就蒐購一空,極難買到,平常一件要價三千美金。三爺到此已花四萬多(路費?),怎麼也要帶幾件回去(冤大頭)。最困難的是攜出境,打通關節,挺費事。幸而三娘很支持,寧可吃住儉省。

0704黑人可愛?

每遇一個檢查哨,三爺就想起許多到非洲的作家,不知是運氣特好or騙人,總把黑人寫得珍珠般可愛。三爺很不敢苟同。

0709不記仇、不感恩

拉哥斯到貝寧邊境,140分,有無數檢查哨。在某檢查哨,黑人司機因停車超過線,被拖下來踢打踹揍、用槍托木棍皮鞋。雖頭破血流,司機卻不吭氣。再度上路,三爺一肚皮難過時,黑人卻已哼起歌,渾忘了三分鐘前所受的凌辱。
為此,三爺深切體會黑人本性為「不記仇、不感恩」,許多中國商人不瞭,以為送禮or給較好利潤,老黑會知恩圖報、和你誠實做生意,最後都吃大虧。黑人乃世上最現實,政治上亦不例外。

0712照相

過去傳說非洲人不讓人照相,是怕靈魂被攝走,其實他們並沒有如此精密的腦袋。大部份是以為白人拍照可賺很多錢,因此索取拍照費,漫天要價。
照相給錢已是定例,鏡頭對準前都要給,否則挨打、相機被搶。
藥材不能照,因非洲人認為如此一來藥效全失,不買下一整個藥舖不讓你走。藥材有猴爪、鱷骨、象骨、豹骨、羊胎等,不像中藥是素食居多。

0714多哥

三天前訂好票,兩天前確認、昨天再確認,到機場卻發現沒他們的位。只好塞紅包,讓空服員擋下另一批人。原來陸路有無數關卡,大家都改乘飛機,機上人都有來頭、有關係,要弄機票容易,要上飛機可得花更多錢。
多哥是歐陸經撒哈拉南下的終點站,都市沿海而建,海岸乾淨、椰樹斜臥沙灘、居民溫和有禮,和拉哥斯是兩世界。
去過非洲的人都同意:英屬殖民地又髒又亂,法屬則溫和而有教養。


明天非完成不可啦……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