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

迴龍國中小。推動閱讀能力。漫談

  本校意欲推動閱讀的「九年一貫」,於是咱發想了若干東西,寫在會議記錄裡準備要上繳的,順道拿來班網貼貼,充充版面也好。

 

迴龍國中小。推動閱讀能力。漫談

1. 能力不等同於興趣,到底該由何者下手,是個見仁見智的抉擇。有興趣後,可自行展開探索,厚植能力;或者先培養童子功,擁有一定能力後,也能從中滋生興趣。

2. 先論「培養能力」
由此入手,較易量化,方便依年段切割教材。教材可以是各種繪本、書籍;若考慮「中華文化素養」,則可選擇唐詩、三字經、弟子規、論語、成語故事等。

3. 阿泰個人偏好成語,理由如下:a它等於是中華文化的濃縮;b宜淺宜深,各年段大小通吃;c生動有趣,每個成語背後都是一個故事,而小朋友最愛聽的就是故事。

4. 教法:成語故事、繪圖、猜謎、演戲、講述歷史、比手劃腳、etc。

5. 激勵手段:分級過關認證、頒發證書、說故事比賽、etc。

6. 份量:2個*20週*2學期*6年= 480個 (至小學畢業)
else 3個*20週*2學期*6年= 720個 (至小學畢業)

7. 淑芳老師說得非常有道理:要做,就得持續,要能累積成果,並持之以衡。

8. 校方及老師們須達成共識,一同營造學習氣氛、營造「重視」的氣氛,若不真把它當回事,必定虎頭蛇尾、抑或雷大雨小。例:獎勵卡的點數發放沒個標準,價值性易混淆不清,本班認真收集它的同學們並不多。

9. 再論「培養興趣」
每天一節閱讀課去圖書館最讚啦 (這是阿泰小時候的夢想)。這點尚無深入想法。

10. 近閱一本《閱讀理解》,有不少寶貴看法可供參考,以下分點羅列:

- 「孩子閱讀的過程需要陪伴,需要對話,需要學習,需要策略。…」此能力更接近閱讀本質,比「成語教學」什麼的更切題。

- 「有書並不代表孩子就會主動親近,也不代表孩子就能從中獲得學習。」如何教「閱讀技巧」?似乎不易斷然依年段切割,技術上有困難。

- 「台灣學生的高層思考能力尚待提升,學生在課外時間每天會「為興趣而閱讀」的比例相對低落,…」別說孩子,試問哪幾個大人天天手不釋卷的?沒有風氣,推動亦難,果然是「推動什麼就表示缺什麼」。

- 「…教師用在生字語詞的教學時間亦為閱讀理解教學時間的兩倍。」生字詞能不佔如此重的比例嗎?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咧~ 可如此一來,思考力的荒廢也許更加恐怖?

11. 這部份內容較多,自成一點

- 國際教育評估協會主導的「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」,45國參加,台灣排名22;而香港由2001年的第14名,進步至2006年的第2名!!

- 台灣小四的孩子,僅24%因興趣而每天閱讀課外書籍,在所有參與國家中敬陪末座。

- 有一種聲音認為:「難道我們被評得還不夠嗎?閱讀不是一種興趣?為何連閱讀也要評比?」
阿泰老師從前也這麼認為,但後來覺得這是在閱讀成風的社會中才能有的奢侈。說「評比」太嚴重,參加的本意應是藉此激勵自家,卻不料焦慮亦由此而生。

- 此評比背後有個重點是『透過閱讀學習』…筆者曾在各種場合問過不少老師:「給你大一物理課本,有沒有信心透過閱讀自學?」99%皆曰「不行」。……老師們能否養成以閱讀自學的習慣,是引領學童閱讀極重要的關鍵。
▲這有意思了,觸及到敏感而不易改革的區塊。

12. 閱讀核心在思考

- 「閱讀分為兩個歷程:基本的「直接歷程」以及需要高階思考的「詮釋歷程」。台灣學生在直接歷程的通過率有73%,但在詮釋歷程的通過率就直落到49%。我們的孩子能侃侃而談知識,卻須加強歸納推論、詮釋整合、評估批判的能力。」 台灣考試的「求公平、求標準答案」,正是此一結果的背後元兇。當我們能不再花許多時間「背知識以應付考試」時,或許才有出路。希望民國103年的十二年國教是個契機。

- 「我曾觀察過一堂國語課,老師教『摘要』,要孩子把標準答案填入正確格子裡。我們是不是剝奪了孩子思考的權利,…這不是閱讀,閱讀不是讓學生去背老師說的標準答案…。」 在月考與時間雙重壓力下,很容易淪為這般境地的。阿泰老師哪天能拋開這把尺,玩點兒更有用的東西?

13. 寫了半天,還未觸及實際方法與運作。建議這麼大的題目,不必立刻丟到校務會議上,因為人多嘴雜,難有效率與成果。或可小組談出較明確的輪廓了再丟出來會更合適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