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指定讀物
本次繪本教學,選定之讀物為本校書箱之《動物寓言.真有趣》/李光福著/小魯文化出版。選用書箱的好處是每人都能拿到一本,不論教學或自行閱讀皆方便。選定此書則是看上它內容簡潔明瞭、段落性強,非常適合繪本教學;再者簡單故事中寓有做人道理,同時可進行品德教學。
首先統一選定其中一篇《小鯊魚找朋友》,全班同時間閱讀,並排定速度名次,藉此小動作激起同學們的競爭心理,進而加快閱讀速度。 照片中紅字是老師記下各人的名次,雖只是個小動作,卻可暗示小朋友:我們玩真的。
2. 引導分段
全班閱讀完畢後,由老師示範並引導小朋友寫出故事大綱 (如照片)。此部份教學意義在於:1再帶著同學們共讀一次,加深印象。2教導孩子們分段的技巧,使其更深一層掌握故事結構。
限於黑板尺寸不足,老師示範時只寫重點關鍵字,但小朋友自行練習時,則要求「須以最簡短詞句、表達完整的故事架構,讓沒讀過該書的人也能看懂。」
3. 介紹小書
接著讓小朋友見識自製小書的模樣,並介紹其先天限制:摺妥後的小書,共有八個頁面,扣除封面與封底,只能有六頁,也就是故事大網必須精簡至六個;實在稿擠,最多七頁 (犧牲掉封底)。
後話:有小朋友自行變通,將兩個甚至三、四個大綱擠到一個頁面裡。老師除了配服他們的機變靈活之外,卻也要審核:有排比性、對比性者可如此做,否則不建議。
4. 精簡重點
這就是上一階段所述,為配合小書格式,我們所必須做的腦力激盪。這和書法原理相似:隨意畫的線條,不能稱為書法,必須寫字、而且是寫中國字,在一定的法制之內變化,才能稱得上藝術。各類運動亦是如此:要有規則才玩得起來,否則拿著球便亂打,成何體統。
繼續就《小鯊魚找朋友》進行精簡 (如照片)。
□首先是弟2、3點可合為一個畫面,即鯊魚頭上頂著問號,四周再畫各種逃離的小魚們。
□再來是第4點_鯊魚媽媽告訴小鯊魚可以離家獨立了;本段字數稍多,正好可訓練長句縮短。
□接著是第5~8點_分別敘述各種小動物看到小鯊魚時如何逃跑的情形;這四點就可以合為一個畫面,大致是鯊擺中間,四種動物分向四方逃竄。
□最後是第9、10點_小鯊魚無意間救了旗魚,旗魚為報答而四處宣揚小鯊魚無意吃掉各位;這是勉強結合的,因為實在找不到更好的精簡點了。
5. 分段練習
回家作業:將書帶回家看完 (沒有很難,一晚上看得完)。第二天來校分配,每兩人為一組,每組選一個故事寫大綱、抓分段。寫完後交給老師審閱,若通過則發回進行下一階段「精簡大綱」。
也許是教材選得好、也許是孩子們潛力無窮,大致上都能寫出不錯的故事大綱 (如照片),也有部份尚有改進空間,比如珏玲用關鍵字省略過了頭,雖精簡、卻無法讓人看懂──發回再改。
6. 教摺小書
小書的摺法說難不難,卻必定會有小朋友卡住,阿泰老師先不發正式圖畫紙,改代以A4廢紙 (背面空白仍可用),提供孩子犯錯空間。
以下八張照片即是小書製法流程圖 (左上->右上->左下->右下):
1. A4紙短邊對摺成更細長條,空白面朝外。
2. 長條攔腰對摺,會製造出左、右對稱兩半邊。
3. 左半邊往外對摺,右半邊亦如是,俯視圖會呈W形,亦即將圖1長條四等分。
4. 中間兩等分的頂端用剪刀剪去一條絲,原本黏住的部份會斷開。
5. 將中間斷開的部份拉開,會變成似圖6的開口狀。
6. 圖片最下方那條線原是向裡摺,現須硬拗成向外摺。
7. 左右兩翼、在軸處後方、原本向外的摺痕,須改摺成向內。
8. 最後選定一面當封面與封底,豪邁摺成一本小書。
7. 草稿繪製
小書雖用「廢紙」摺成,卻也不要浪費,接著拿來繪製小書,名曰「草稿」。因為阿泰老師同樣考慮到先給小朋友們一個試做的機會,若有頁面分配不合理、或者敘事過簡略因而不易閱讀等情況,在此階段仍能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阿高這篇《烏龜結婚》在繪畫技巧上頗具水準,一些小地方亦很有巧思,比如鬥志、雙天鵝頸圍成愛心、以及各畫面中烏龜先生的逗趣表情。
再看以下這篇《螞蟻換工作》,老師評估其中有兩頁可併成一頁,最後螞蟻回到原崗位的心情轉折也需要再加一頁以交待。藍筆批改後發回,相信正式作品必能更佳。
8. 作品大觀
從示範分段、教做小書、草稿繪製、到最後作品呈現等過程,前後段續歷經約兩週時間,紮實不取巧,孩子們皆收獲匪淺。以下選出幾件作品,以為記錄……
以下作品:1每四張圖為一本小書。 2為節省拍照時間,封面與封底拍在同一張。 3各書排序不同,由右至左、或由左至右皆有,請以封面為起始。
9. 結語
1. 孩子們無中生有的繪圖能力令人驚豔,至少是比我強多了。
2. 將故事「長話短說」的能力也比預期佳。
3. 再經過草稿那關的調整,故事的分頁與節奏性又上層樓。
4. 尚未有意識將文字敘述也當成構圖的一部份,以致畫面有截斷感,可再改善。
5. 起始練習自製小書時,故事文本須慎選:最好篇幅短,故事本身的起承轉合要明顯而容易分段,敘事明快單純。待孩子的分段技巧成熟後再逐漸加深書籍的程度。
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