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

甲骨文教學116~120 【缶。匋。臼。舀。舂】

甲骨文116
.此字唸「否」。
.(1)甲骨文:器皿上加蓋,即古代盛酒漿的瓦器。 (2)金文:蓋子變成了午(即杵),即是用杵在器皿中搗黏土,預備做陶器。(只不過是字形訛變,連功能也跟著變?)
.本義為盛酒漿的瓦器,小口大腹,李商隱《行次西郊作》:濁酒盈瓦缶。
.盛水的器皿亦可稱缶,《左傳.襄公九年》:具綆缶。
.還可做樂器,李斯《諫逐客書》:擊瓮叩缶。
.還可做量器名(用途真多),《國語.魯語下》:缶米。----16斗為一缶。
.由缶組成的字,多與瓦器有關,如缸、缽、陶、罄。

 甲骨文117
.(1)金文:一人執杵搗土準備做陶器。 (2)小篆:人形訛變成「包」。
.本義就是瓦器 (不是製做瓦器的動作?),《說文解字.缶部》:匋,瓦器也。
.(若匋為瓦器,那和缶有何區別?)
.後又加「阜」部= 陶,成了形聲字。不過「阜」即高土坡,可代表製陶時從其上取土,也算是會意字。
.製陶、瓦的動作即稱陶,梅堯臣《陶者》:陶盡門前土,屋上無片瓦。
.引申為培養、造就,王安石《上皇帝萬言書》:陶成天下之才。

甲骨文118
.象形字,即舂米用的石臼。(歹勢我誤刪(4)楷書字型)
.《齊民要術.作醬》:擇滿臼,舂之而不碎。
.臼大多是石頭鑿成,是定型且內容物不易跳出的容器,故引申為陳舊格調。在古代稱為「臼科」,今則多稱為「窠臼」。
.凡有臼部的字,多與臼、坑有關,如舀、舂、陷。

甲骨文119
.一隻手伸進器皿去舀物出來。(3)楷書的手型變得看不出了。
.本義即舀取,段玉裁注《說文》:既舂之,乃於臼中挹取之。今人凡酌彼注此皆曰舀。

甲骨文120
.兩隻手抓著杵,向臼內舂米。會意字。 (4)楷書:兩手+杵,訛成了不相干的春字頭。
.本義是搗去穀物外皮的動作,即舂米,李白《宿五松山下荀媼家》:田家秋作苦,鄰女夜舂寒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