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

親師溝通02 【回覆家長「同學互改數學作業」的疑問】

某位家長認為我讓同學們互改作業,會有弊端:1同學改得不仔細、2甚至互相掩護。 bird泰老師特地在此答覆您,順便讓其他家長也知曉我的用意…

1. 感謝您的提醒
往後同學互改完,我會全部拿過來再改一次,做雙重保險。

2. 同學互相掩護?
我檢查貴子弟以前的作業,發現改他的同學批改很認真,並無您質疑的「掩護」情形,算是還他清白。另外,我今天還特別將全班的數學作業仔細看一遍,確定沒有「互相掩護」的不道德同學;本班在我教導之下,改作業的品格都很高尚,您大可以放心的。

3. 不是為了省事
昨天電話中,我感覺您是這麼認為的,因此特別向您解釋一下:我是個認真負責的老師,不會為省事而罔顧學生權益的,這點也請您放心。

4. 為何讓同學們互改
- 1) 效率_某些標準答案,老師改數十次實在浪費時間,不如由數十位同學分攤;多出來的時間可以讓同學們「闖關」(也就是由我個別指導)。只算出答案還不夠,要能清楚解釋,老師確定他完全明瞭了才能過關。
- 2) 深化_某些應用題的計算過程有多種方法,孩子們在批改過程中,可以彼此觀摩,並訓練判斷力。真有太難、不好改的題目,才統一由老師改。
- 3) 規範_改作業的勾要怎麼畫才漂亮?畫多大?幾題一勾?扣分要寫在哪?這些都是佈局能力與美感的訓練,看似小事,然而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正是靠此特質而讓iPad等產品大放異彩。

因此,我要先向您抱歉,無法滿足您「老師改全部作業」的期待;不過在互改的前提下,我會精益求精,讓大家獲益更多。而您認為同學互改會造成「把關不嚴」的擔憂,我的解決方式就是收回來再改一次,不知您以為如何?
老師在規定同學們「如何改」、「如何判斷對錯」時,對同學和老師都是一種學習,往往學生們能學得更多,也能在過程中激發出更多想法與解題法。現在或許改得讓您不滿意,但假以時日,相信您會改觀的。

簡言之,這是讓同學們有機會「當老師」:站在老師的角度、以老師的心態、做老師的事,久而久之,便能培養出老師的高度與架勢。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陳老師不但EQ高
您的用心更令人佩服

BIRD泰。閒。扯。淡 提到...

感謝您的讚聲,不知是何方高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