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、籠統名為「甲骨文教學」,實則金文、篆書、隸書都有可能入內,不再另外強調。
2、我的教學以「趣味、邏輯、好聯想」為主,學術性或嚴謹度並不高,盼家長見諒。
3、和學生解說時,若有疑難未解處就照實說,並將查到的說法、以及我個人意見都提供出來,讓大家互相激盪、思考。()
0. 聊(@_@什麼呀!第一字我就記錯,可已經查了,捨不得刪,姑且留存)
--/008liao/[4]zhuan(1).gif)

--/008liao/[4]zhuan(1)jian(1).gif)

--/008liao/[4]zhuan(1)jian(2).gif)
. 《説文解字》:聊,耳鳴也。从耳,卯聲。
聊字的右半部是个丣字。丣字的本义为上了闩的大门,一横表示门闩。耳朵本是是听闻的门户,如今像门一样的被关闭了,说明听力出了问题。出了什么问题?耳鸣。所以聊字的本义为耳鸣。 耳鸣的人听力下降,仅能勉强的分辨音声,所以聊字的引申义为勉强、聊且。 至于闲聊、聊天等是其转义,与耳鸣无关。耳鸣一义,今已不用。
. 对比卿、聊中的卯就是如图片中两对坐的人,不应是什么连接。
. (小篆) 以上三種說法,我認同最直觀的:「丣」是兩人面對面,口說耳聽地聊天。如同「卿、鄉」等字是兩人面對面,跪坐而宴飲。
========== 第一課生字正式開始分隔線 ==========
1. 腳
. 脚,篆文
--new/009jiao/41zh00.gif)

--new/009jiao/41zh01.gif)

--new/009jiao/41zh03.gif)
--new/009jiao/41zh04.gif)

--new/009jiao/41zh05.gif)
2. 入
. 甲骨文
--/010ru/[1]jia(2).gif)
. 入字好像是陆地上一条小河流入大海里来,水的特性是避高就低,所以我认为入字应该是融汇契合
. 甲骨文「人」寫爲側視的人形。 甲骨文中ㄧ個類似 Λ 的符號,後來在隸書以毛筆的筆法演變成「入」字形,雖然看起來有點類似「人」字,但其實「入」字和「人」字無關。 《說文解字》說:「入,內也。」。 台閩語「入」發音 li,「內」發音 lai。說明了最早的 Λ 可能是一個聲符,類似 L (「了」或「ㄌ」) 的發音,也是「內」的本字。與「內」有緊密的聯繫,就有了「納」的意思。 希臘文和俄羅斯文中,字母 Λ 也和 L 有同樣的發音。 甲骨文中的符號 Λ 和 A 常常容易被混淆,台閩語 abhà 是「盒子」的意思,把 abhà 的拼音字母寫成大寫就是 ABHà,其中就有 A ,而「盒」字的上面也有 A 的符號,代表盒子的蓋子。現代 English 中表示「盒子」的 box 可能是把 abhà 的 a 省略,又把 hà 改爲 o 同時加了 x。現代台灣國語或華語或北京話等的「盒」發音 hé,則可能從 abhà 的 hà 衍生而出。 所以說,如果要讀懂漢字古文,多了解幾種語言,尤其是台閩語,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
. 如果是摹状盖子的话应该再扁平一些。甲骨文和金文入的形象更像是一个尖头工具,用以进入的另一个物体。
. 說法1) 甲骨文字形像盒蓋,表示物品入盒內收藏。
說法2) 河流至海邊擴散開來的象形,意為「河入大海」。
說法3) 純聲符(這個我懷疑,造字初期會有純聲符這種東西?)
說法4) 像一尖頭物,準備刺入另一物。
3. 棒
. 奉,金文
--newnew/107feng/21jin00.gif)

--newnew/107feng/21jin01.gif)

--newnew/107feng/21jin02.gif)
--newnew/107feng/41zh00.gif)
--newnew/107feng/41zh04.gif)
. 捧= 当“奉”的“恭敬持举”本义消失后,篆文再加“手”另造“捧”代替。
. 棒= 需要「恭敬持舉」的木棍?
4. 木
. 很簡單,就是樹木的象形。
5. 轉
. “專”(专)是“轉”(转)的本字。專(专),甲骨文
--newnew/096zhuan/11jia00.gif)

--newnew/096zhuan/11jia01.gif)
--newnew/096zhuan/11jia03.gif)

--newnew/096zhuan/11jia02.gif)
--newnew/096zhuan/12jia00.gif)
--newnew/096zhuan/11jia02.gif)
--newnew/096zhuan/12jia01.gif)
--newnew/096zhuan/13jia00.gif)
--newnew/096zhuan/13jia03.gif)
--newnew/096zhuan/13jia04.gif)
. 轉紡錘是件「專心」活兒,再引申至「專業」。

6. 頂
. 金文與籀文中,此字的左邊是個「鼎」字,後來才變成「丁」。姑存的說法是头部着地、向象征最高权力的祭鼎跪拜。,即頂禮膜拜之意。
7. 容
. (甲骨文)洞穴下有個口,和今天的「冏」字更像。可能是挖出大洞來,足以容身的穴口形象。
8. 合
. 下鍋(口)配上蓋(A),吻合之意。
9. 珍
. (篆文) 左邊為玉石,右邊是鬚髮很長的老人。何意呢? 長鬚老人經驗豐、智慧大,如同玉石般的珍寶? 或者就是長鬚老人留傳下來的玉石珍寶?
10.貴
. 甲骨文
--/049gui/14jia00.gif)

--/049gui/14jia01.gif)

--/049gui/14jia02.gif)
--/049gui/14jia01.gif)
--/049gui/14jia02.gif)
--/049gui/13jia00.gif)
--/049gui/13jia02.gif)
--/049gui/21jin00.gif)
--/049gui/12jia04.gif)
--/049gui/21jin04.gif)
--/049gui/13jia02.gif)
--/049gui/21jin05.gif)
--/049gui/21jin02.gif)
--/049gui/12jia02.gif)
. 甲骨文字形與楷書相差太大,逕載金文字形。釋意則如上。

11.藏
. “臧”是 “藏” 的初文。经长期的使用发展成两个字。“臧”最初指战 争中被俘获的人。 甲骨文、 金文1写作 “










.
12.難
. 難,金文
--/060nan/21jin00.gif)

--/060nan/21jin01.gif)

--/060nan/21jin02.gif)
. 难字的关键是左边的堇字的变形。理解堇字是关键。在下提供一种解释。隹一般是指飞行中的鸟。又指猛禽。堇是指土质如皮革样坚韧又粘密的特性。吃了黏土而死是为馑(饥馑,没的吃了,人甚至吃粘土)。玉的质地密实,为瑾玉。人的话语严密,为严谨。觐,下级臣民见上级人物(如下臣见皇帝),言辞行为必拘谨小心,如同那粘土不松散自如。难:難:指的是飞鸟处在寸草不生的粘土地带的困境,觅不到食物,没有树木、草、庄稼,实在是非常的困苦。
. 北方多粘土,雨后7天进不了地,粘(zhan)脚不能走。泥地里拔不出脚,方言:难(nan3声)泥窝了。古代大型飞禽应该很多,其在黄泥地里觅食拔不出脚可能是常见现象。鸟儿陷在黄粘地里应该能够表达“难”的费劲不幸绝望挣扎困苦等意思。果如是,则“滩”:河浅水时的黄泥岸边。“艰”:黄泥地里奋力向前挣扎向后瞪眼张望。“汉”:汉水黄河为代表的北方黄土地上的广泛流域。就很好理解。
. 我取「堇=黃黏土」之說。鳥踩在黏土內,腳很難拔出來。
. 艱= 因腳難拔出而回瞪。
. 饉= 沒食物,連黃土都得吃。
. 瑾= 質地密實的玉。
. 謹= 話語邏輯嚴密。
. 覲= 見上級,拘謹不自在。
. 漢= 流經黃土地的水系。
13.錄
. 彔= 水袋入井、打出井水的形象。甲骨文
--new2/137lu2/13jia00.gif)

--new2/137lu2/13jia03.gif)

--new2/137lu2/13jia04.gif)

--new2/137lu2/13jia02.gif)
--new2/137lu2/13jia04.gif)
--new2/137lu2/13jia03.gif)
--new2/137lu2/13jia02.gif)
--new2/137lu2/13jia05.gif)
. 《录》甲骨文是“辘轳上吊着一个滴水袋子”,有的甲骨文在“水袋”中加“一点”指示符(表示存留物)。金文承续字形,再添加“水”。后篆文写成了“录”。本义:用水袋过滤提取,引申义录取、录用。后金文利用其“淘洗之意”造“録”字,以表淘金后的沙金之色。《绿》甲骨文从糸(丝线)从录(滤袋提取),异体字“菉”,本义:用提取的植物色素染丝线。
. 金,金文
--/001jin/26jin00.gif)

--/001jin/26jin01.gif)

--/001jin/26jin02.gif)
--/001jin/21jin03.gif)

--/001jin/26jin03.gif)
--/001jin/27jin00.gif)
--/001jin/27jin01.gif)
--/001jin/27jin02.gif)
--/001jin/27jin03.gif)
--/001jin/29jin00.gif)
--/001jin/27jin01.gif)
--/001jin/29jin01.gif)
. 錄= 淘金所呈的沙金之色。
. 綠= 用提取出來的植物色素以染絲線。
14.頁
. 一個人,特別凸顯大頭中的大眼睛。其上毛髮與其下手腳軀幹都縮小了。 其本義就是「頭」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